一棟30層的高樓,應用裝配式建筑技術,投入12個工人最快只需要180天就可以建成。這個效率是驚人的,如果用傳統建造方式,要想在180天建成30層的高樓,是根本不可能的。
建筑業舊業態具有:高增速、大規模、多機會、低利潤、舊模式、恒盈利的特征,長期以來,建筑業吸納了大量企業和人員。但是,隨著裝配式建筑的發展,建筑行業內分化將變得激烈,不可避免地會有大量企業和從業人員退出。 目前建筑業從業人員不下5000萬,隊伍非常龐大。傳統的建筑生產組織方式,因為其對人工勞動嚴重依賴、簡單重復勞動多、科技含量低,使得建筑施工行業作業效率普遍低下,原材料消耗大,環境污染問題突出,這種現場施工、現場砌筑、人隨項目走的習慣性做法已經難以適應當今世界節能減碳、綠色環保的發展要求。而建筑業走向工廠化的裝配式建造方式,是彌補現階段建筑業高技能勞動力短缺的有效途徑。工廠化通過工廠預制和現場裝配相結合的生產方式,不但縮短了建造周期,而且減少了對手工勞動和勞動技能的依賴。這意味著,隨著裝配式建筑的發展,今后建筑業將不再時興“人海戰術”了。
建筑業的行業工種,通常有木工、泥工、水電工、焊工、鋼筋工、架子工、抹灰工、膩子工、幕墻工、管道工、混凝土工等崗位。做裝配式建筑后,一些墻體、樓梯、陽臺等部品構件在工廠中就已經制作好,工人的現場操作就僅是定位、就位、安裝及必要的小量的現場填充結構等步驟,所以木工、泥工、混凝土工等崗位需求將大大減少。同時,采用裝配式工法施工后,多采用吊車等大型機械代替原來的外墻腳手架,所以架子工也將無用武之地了。吊車司機、裝配工、焊接工及一些高技能崗位可能愈發具有需求量。
隨著裝配式建筑的一步步推廣,所需的勞動力會越來越精簡,5000萬建筑工人中必然會有大量人員退出,屆時如何解決因機械化生產代替人工作業而帶來的過剩勞動力安置,將是擺在行業面前的一個大課題。